住在深圳“网红社区”里的香港人|深港融合·罗湖现场
来源:南方Plus     时间:2023-07-10 14:08:17

深港融合,社区能做什么?


(资料图片)

深圳南湖街道,与香港一河之隔,罗湖区“港人含量”最高的街道,渔邨社区居住了近800名港籍居民。社区书记李竞的年度工作计划里,摸排和问询是上半年的重点。

她在走访中发现,港籍老人希望社康体检项目更全面,社区就积极对接社康,做好65岁以上港籍老人体检工作。

港籍妈妈是港人家庭的支柱,社区已和骨干力量对接,将通过民微引入社会组织运营项目,让妈妈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低龄儿童幼教。

推进深港社会融合,打造两地居民生活化、日常化、通勤化的交融场景,南湖街道的社区里,融合正在进行。

“我的普通话居然退步了”

每周末下午,深圳罗湖人民医院的门诊大厅,都能看见香港人吴伟淇的身影。

来医院当义工,是他从2018年开始坚持的事,之前在香港,如今在深圳,已经累积500多个小时的义工时。但他却认为“开始得晚了点。”

医院情结源于父母,吴伟淇从小常跟着父母去医院上班,家人离开后,再去医院,依然有份亲切感。

吴伟淇来内地工作20多年,待过北京、上海,最终,他选择在离香港最近的深圳创业。

第一次在内地创业,吴伟淇担心“搞不定”,花1万元找了家代理帮忙注册公司。公司主打业务是线上推广,在深圳和广州共有员工15人,60%的业务在内地,其余客户在香港、新加坡、欧美等地。

公司总部在深圳,吴伟淇无论是回香港还是去广州都很方便,从罗湖口岸通关,当天来回2个小时。

开始创业后,吴伟淇就住在渔邨社区,“朋友都在罗湖,习惯了。”以家为原点,他发掘出周边适合跑步、打球的场地,手机下载了多个线上购物app,“半个小时就送到家,很方便。”他还经常打卡罗湖的湖南菜馆、四川火锅店。

吴伟淇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深港双城元素,他会在香港油尖旺的大排档吃牛肉丸粉,也会在深圳罗湖的咖啡店里喝拿铁。长期生活在内地,他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一直没变,“工作日辛苦下,尽量周末不处理工作,享受自己的生活。”

疫情防控期间吴伟淇自己上网找渠道,申请在社区当防疫志愿者,因此和社区工作人员熟络起来,社区给爱心人士颁奖时,他作为代表来领奖,内心充满自豪。

“深圳发展的很快,我要多去走走看看。”在吴伟淇看来,了解一座城市,要花时间探索,接触更多人。吴伟淇表示,身边的港人对“粤港澳大湾区”的兴致很高,想来内地发展,不知道从何下手,他建议可以来多走走看看,接触不同的人,会受到启发。

去地铁当义工是个不错的选择,看到地铁里晕头转向的找路人,他深有体会。吴伟淇参加过考试,但没通过,他想再试试,尤其是练习普通话,路上看到广告牌,他会跟着念出来。“我的普通话退步了要加强练习。”

港籍学童是社区儿童议事会的“常驻主持”

港籍学童赵鸿宇每天往返深港,白天在香港粉岭上课,傍晚回深圳罗湖生活。

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他爱来的地方。这里有环境优雅的悠图书馆,还不定期举办儿童议事会、周末电影、下围棋、英语培训等活动,充实了他的课余生活。

社区儿童议事会刚刚成立时,妈妈李秋艳在群里看到消息,告诉儿子后,阳光开朗的小学生非常期待。

第一期议事会上,赵鸿宇就自告奋勇担任主持人。成立之初,议事会要征集小小议事员的马甲设计图,鸿宇画的logo被选用了,收获了满满成就感。往后每一期议事会他都积极参与,成为“常驻主持人”。

在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内地学子和港籍学子坐在一间教室,大家一起商量儿童空间缺什么、补什么。鸿宇在这不但交到了好朋友,还提升了技能。

议事会义工姐姐要带他做ppt,当时还是小学3年级的鸿宇完全不懂,他找妈妈要U盘拷贝资料,完成任务后,他满脸骄傲地说:“妈妈我会做ppt了,其他小朋友都不会。”

李秋艳居住的港逸豪庭小区有不少港籍居民,业委会主任就是业主们投票选出来的香港人。“他做事雷厉风行,在他的努力下,小区顺利更换了物业公司。”李秋艳观察到,主任每天都会积极转发社区活动,停水停电通知等消息,“业委会的工作吃力不讨好,但他一直坚持维护业主利益。”

因为每天一起送孩子去罗湖口岸通关,李秋艳结识了一群“香港妈妈”,大家经常相约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。“社区有活动我就来参加,把碎片时间利用起来。”

李秋艳的邻居也是香港人,会邀请她和儿子赵鸿宇串门做客,放假过节不在家时,邻居会帮她代收快递,保管在自己家,“我们邻里和谐又相处有度。”

【撰文】祁觊

受访者供图

【作者】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